第一百零三章 最后一课_重燃2003
水蜜桃 > 重燃2003 > 第一百零三章 最后一课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零三章 最后一课

  “从今天起,你们就不再是我口中最差的一届学生了。”

  “成年了真的有很多无奈,希望你们永远不成年,但又希望你们快快长大。”

  普通班班主任王凯:“新学期开始的时候,教室里又会填满一堆傻孩子,但已经不是你们这群瓜娃子了。”

  ……

  毕竟是人群聚集,特殊时期,也没搞其他的什么仪式流程,毕业典礼在师长致辞后便结束了。

  剩下的便是各回各班,还要发志愿机读卡,班主任也会有事情交代。

  当然,必不可少的,还有同学录需要填。

  不过,随着时光的推移,同学录这玩意儿也越来越淡化了。

  手机时代、网络时代,让沟通变得了简单和随时随地,再也不是那个上了大学后同学之间需要写信交流的年代了。

  重生回来的卿云,望见手边堆集着的同学录,心里一阵腻味。

  要是2004年就好了。

  大家在chinaren上面建个同学录不就好了?

  38岁灵魂对同学录其实并没有什么感觉。

  很多此时熟悉的人,我们认为很重要,事实上几十年过去,回头再看,都只是过客而已。

  其实,有的是人,中学毕业多年后,就再也没有跟中学同学们发生任何交集和联系。

  当真正长大了,忙于工作、家庭,有的是要做的事,要想的事。

  很多的人和事,经历了就好,不必太在意。

  在时间面前、社会面前,每个人都很渺小。

  很多人本来就不是一个圈子的,不过机缘巧合做了同学,几年下来也没讲几句话,纪念什么?

  所有人不断地在认识新的人,不断遗忘一些人,这就是生活。

  真正需要铭记的人,根本用不上同学录。

  当然,这些事也只能在心里念叨念叨,此时他还是只能一笔一划的在同学录上面写着临别赠言什么的。

  不过偷懒就必不可少了。

  背过的古诗词,这时排上了用场。

  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!

  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!

  莫愁天下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!

  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!

  诸如此类,又不要钱,往上写就是了。

  ……

  “……志愿就讲这么多!填报志愿的时候,大家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!”

  说罢,望着下面的学生,黎方平笑了笑,

  “其实……蜀大也挺好的,毕竟它也是石室中学分出去的。”

  众人轻笑了起来,这么想来,上蜀大也不算太丢人。

  黎方平叹了口气,“你们啊!也就是生在锦城!其实蜀大一点也不差,好歹,他还是个985。

  况且,它也在自动升级。90年代的时候,蜀大还排在兰大之后呢,全国40好几名去了。

  但评选985工程的时候,它已经排在了第25名。

  而且,蜀大有个天生的优势,锦城是西部的中心,蜀大是西南三省唯一的综合性985大学。”

  黎方平犹豫了一下,继续说道,“我补充一句,学校肯定希望你们都填985的院校。

  但从我个人的角度,我给你们一个建议,尽量选好专业,一定要考虑就业,不要只看学校的牌子。”

  卿云心里叹了口气。

  黎叔的话是至理名言。

  但很可惜,这样的话,在世纪初,没几个人听得进去。

  无论是学校,还是家长,还是学生,对985的名校牌子趋之如骛。

  完全不管四年出来后到底找不找的到工作。

  有些专业,哪怕是在世纪初,就业率也是低得可怕的。

  黎方平看着学生们脸上的表情,也知道自己这话是白说了。

  苦笑了一下,摇摇头,他将讲台让给了早在门外等候已久的语文老师李晓波。

  走上讲台的李晓波,此时的模样和平时大相径庭。

  台下本来还在叽叽喳喳讨论的学生,此时都被惊的说不出话来。

  身着民国长衫的李晓波笑了。

  这样寂静的氛围,在他的课堂上从未出现过。

  一袭长衫,长身而立,李晓波双手撑在讲台上缓缓的开了口,

  “这是最后一课,今天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听讲。”

  说罢,他的眼神在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脸庞上缓缓扫视了一遍。

  学生们闻言,纷纷肃然坐好。

  不仅仅是给面子的问题,还有‘最后一课’这四个字让他们感伤了起来。

  “到今天,你们都读了十二年的书,不短了。

  虽然在我的课堂上你们都比较闹腾,但作为基地班的学生,你们一个个的其实都比普通学生更加努力。

  星光不问赶路人,时光不负有心人。

  所以,在学生时代,你们取得了比普通学生更加优秀的成绩。

  高考,拼的是各学科的总分。

  于语文一科,你们只是背了许多,掌握了很多的答题模板,学会了很多八股文的技巧。”

  说到这里,众人脸上纷纷露出了些许的惭愧之色。

  他们何尝不知道,语文才是最美的学科?

  但高考的指挥棒便是如此,阅读理解,自己的理解永远是错误的。

  李晓波笑了笑,继续讲着,“有人说,你们在读书时,赶路赶得着急了些。

  只是死记硬背那些诗词曲赋,不明其意,也没来及去品位那些文人风骨。”

  说罢,他顿了顿,摇了摇头,背着手在教室里踱着步子,

  “其实,在我看来,并非如此。

  在我看来,这就是教育的意义。

  小时候记忆里比较好,理解能力比较差。

  所以我们需要在记忆里最好的时候记住它们,然后在漫长的岁月中,用一生去感受和理解。

  中式教育的意义在于知行合一。

  提前为你灌输思想,在拥有相关阅历时,那一刻的五味杂陈、醍醐灌顶,也就达成了教育的闭环。

  这也意味着,之前的文章在真正的意义上,完成了它们的任务。”

  教室里渐渐的响起了掌声,卿云佩服的望着这位平时从来不管学生学习的老师。

  前世,没有这一幕。

  因为在前世的这天,这个班上大部分人都没有出现,都忙着复读的事去了。

  李晓波点了点头,然后便在黑板上写下了十二个字。

  以德服人、春风得意、牛郎织女。

  “今天这节课,我给大家讲这三个成语。”

  见台下的学生们面露不解,他笑着说,

  “我知道,这三个成语,你们初中、小学都上过。但,今天我重新给大家讲一次。

  不用记笔记,记在心里。”

  “以德抱怨,同学们,这个成语出自孔子的《论语》,完整版是什么?谁知道?”

  台下的众人笑了,异口同声的背着,“以德报怨,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

  李晓波微微一笑,“你们记住,不必温柔的对待伤害过你们的人。”

  门外的黎方平佩服的笑了笑。

  好的语文老师,从来不会只教课本上的内容。

  “那么,‘以德服人’出自哪里?”李晓波又抛出一个问题。

  语文课代表李雅丽赶紧捧场,“出自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。

  原文是‘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,力不赡也。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。’

  原文意思是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、服从统治者。

  引申义是以良好的德行服务于人、使人佩服。”

  李晓波点点头,继续说了起来,“我下面说的话,今天出了教室我就不认了。

  你们记住了,孔子,其实是身高两米二的山东猛汉。

  他的佩剑,名字叫什么,史书上没有记载,杂书一说叫做‘慧剑’,一说叫做‘紫薇剑’,还有一种说法……”

  说到这里,他顿了顿,脸上浮起怪异的笑容,“叫做‘大德’!”

  台下的学生们听得目瞪口呆

  敢情‘以德服人’是这个意思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huimitao9.com。水蜜桃手机版:https://m.shuimitao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